一、辽代双鱼玉佩到底值多少钱?
拍卖行公开记录显示,近五年品相完好的辽代双鱼玉佩成交区间在18万—260万元人民币。价格差异主要取决于: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- 玉质:和田白玉籽料>青白玉>地方杂玉
- 雕工:宫廷“春水”遗制工价可翻三倍
- 沁色:枣皮红、秋葵黄等自然老沁最受追捧
- 尺寸:长7厘米以上者溢价明显
二、辽代双鱼玉佩真伪如何鉴别?
1. 看玉料:辽人偏爱哪几种玉?
辽代玉匠就地取材与外来贡玉并存,常见岫岩老河磨玉、和田青白玉、玛瑙化地方玉。真品表面常带“橘皮纹”与“牛毛纹”,放大镜下可见解玉砂反复磋磨的平行擦痕。
2. 看造型:双鱼的辽代“身份证”细节
辽代双鱼玉佩的鱼身呈梭形肥短,鱼头与鱼尾几乎等宽,鱼眼多为斜刀“臣”字眼,鱼鳃以单阴线刻画。鱼尾分叉角度通常≤45°,这是与金元时期鱼尾最大区别。
3. 看沁色:如何区分自然沁与化学染?
真品老沁特征:
- 沁门多从绺裂、边角开始,呈树根状扩散
- 透光观察可见过渡层,色与玉肉交融
- 紫外灯下无荧光反应
化学染则色浮于表,棉签蘸丙酮轻擦掉色。
4. 看刀工:辽代“春水”工的秘密
辽代宫廷玉作沿袭唐制,使用坨具+解玉砂,阴线底部呈U形,边缘有毛糙崩口;现代高速金刚砂工具留下的是V形锐利刀口,光滑无崩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三、常见造假套路与避坑指南
造假手段 | 识别要点 |
---|---|
老料新工 | 玉料老气但刀口锋利,阴刻线无包浆 |
拼接改制 | 紫外灯照可见胶结荧光,接缝处沁色不连续 |
酸蚀造沁 | 表面有酸蚀网纹,手感发涩 |
四、收藏者最关心的五个实操问题
Q1:出土辽玉能合法交易吗?
1949年后出土辽代玉器属国家三级以上文物,禁止市场流通;传世品需有清晰传承记录,否则无法上拍。
Q2:民间捡漏概率有多大?
内蒙古通辽、辽宁阜新等辽代墓葬集中区,近十年民间偶得真品不足3例,且多为残件。
Q3:如何快速判断玉佩是否动过刀?
侧光45°观察,老件包浆与刀痕同步磨损;后刻刀痕会切断包浆层,出现“白茬”。
Q4:辽代双鱼玉佩佩戴禁忌
- 避免与金属链直接接触,防止磕碰崩口
- 忌超声波清洗,老沁易脱落
- 每月用纯棉布轻盘一次,维持包浆活性
Q5:未来升值空间如何?
辽玉存世量不足2万件,双鱼题材仅占其中8%。随着“一带一路”辽文化研究升温,精品年涨幅维持在15%—20%。
五、实战案例:一枚260万元玉佩的鉴定全过程
2023年北京保利秋拍,一枚长8.2厘米的辽代和田白玉双鱼佩以260万元落槌。专家团给出关键鉴定点: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- 玉料:灯下呈羊脂白,局部带桂花黄沁,符合辽代贡玉特征
- 刀工:鱼尾阴刻线底部可见解玉砂旋痕,放大60倍呈“毛玻璃”状
- 包浆:手电侧打出现玻璃光与蜡状光交织,为千年盘玩痕迹
- 传承:附有民国初年奉天古董商“德珍斋”旧标签,来源清晰
六、三分钟自检清单
拿到一件辽代双鱼玉佩,先用手机手电筒完成以下步骤:
- 透光看玉质是否结构细腻,无现代俄料“粥状”结构
- 检查鱼眼是否为斜刀“臣”字,边缘有无崩口
- 紫外灯照射无荧光,排除胶补
- 称重:和田白玉密度2.95—3.05,手感坠手
若四项全部通过,再送国检NGTC出具红外光谱报告,即可放心入手。
评论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