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双鱼赛沙?
“双鱼赛沙”最早出现在广东潮汕地区的民间庙会,是一种两条木制“鱼形舟”在沙地上竞速的对抗游戏。舟体用轻质杉木雕刻成鲤鱼状,底部嵌光滑竹片,参赛者双手扶舟、双脚蹬沙,以先到终点为胜。因两条鱼舟并行冲刺,状似双鱼争流,故名“赛沙”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双鱼赛沙的历史渊源
- 宋代雏形:潮汕渔民为祈求丰收,将渔船缩小置于沙滩模拟竞渡,后演变为木制鱼舟。
- 明清定型:加入庙会巡游,成为元宵、中秋固定节目,并衍生“抢沙旗”“绕礁”等花式赛法。
- 现代复兴:2016年被列入市级非遗,当地学校开设体验课,吸引游客参与。
双鱼赛沙怎么玩?
1. 场地与器材
场地:长30米、宽4米的湿沙跑道,沙层厚度10厘米,需提前泼水压实。
器材:
- 鱼舟:长1.8米、宽0.4米,重约8公斤,舟头有可插小旗的孔。
- 护具:护膝、手套、头盔,防止高速摩擦受伤。
2. 参赛规则
- 每队2人,一人扶舟掌舵,一人蹬沙推进,可中途换位。
- 发令枪响后,鱼舟需保持在各自赛道,压线即判犯规。
- 冲刺阶段允许身体前倾压舟,但不得用手扒沙助力。
3. 获胜技巧
- 起步爆发:前5米采用“蛙蹬式”,双脚同时发力。- 中段匀速:改为“交替蹬”,节省体力。
- 冲刺压舟:最后3米身体贴舟,降低风阻。
常见疑问解答
Q:双鱼赛沙和龙舟有什么区别?
A:龙舟在水面靠桨划行,赛沙在沙地靠脚蹬;**前者重团队节奏,后者重个人爆发力**。
Q:儿童可以参加吗?
A:有少儿组,鱼舟缩小至1.2米,沙道缩短至15米,**需家长陪同**。
Q:外地游客如何体验?
A:潮州龙湖古寨每周六设体验场,**提前在公众号“龙湖非遗”预约**,费用50元/次含教练。
进阶玩法:花式赛沙
传统竞速之外,近年衍生障碍赛与接力赛: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- 接力赛:4人一队,每10米换人,**交接时鱼舟不能停**,否则加时5秒。
文化意义
双鱼赛沙不仅是游戏,更蕴含“年年有余”的吉祥寓意。鱼舟首尾常绘太极纹,象征阴阳调和;比赛后,胜方鱼舟会被抬进祠堂“点睛”,寓意**“鱼跃龙门”**。2019年,海外潮汕侨胞将赛沙带到马来西亚槟城,成为联结侨情的文化纽带。
如何组织一场小型双鱼赛沙?
步骤清单
1. 选址:退潮后的平坦沙滩,**远离礁石与垃圾带**。2. 借舟:联系当地非遗工坊,租金约200元/天。
3. 画线:用石灰粉标出赛道,**每5米设标记旗**便于计时。
4. 安全:备急救包与矿泉水,**高温时避开正午**。
5. 奖励:定制小铜锣,敲锣庆祝更有仪式感。
亲历者手记
去年中秋,我在潮州饶平第一次尝试赛沙。起初以为只是“推木鱼”,结果**5米后大腿就发酸**。教练提醒我“用胯发力,别只用小腿”,调整后速度立刻提升。冲线时,细沙扑面,耳边是观众的潮剧唱腔,那一刻突然懂了:**这不是比赛,是土地与海的对话**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评论列表